第五单元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
发布人:管理者   发布时间:2012/08/29    浏览次数:1310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【考点精释】
       一、 一般护理法
       (一) 一般测量法(★★★★)
       1. 体重测量法
       (1) 用物准备: 磅秤(小婴儿用载重10~15kg盘式杠杆秤测量;1~3岁的幼儿用载重20~30kg坐式杠杆秤测量;3~7岁的小儿用载重50kg、7岁以上用载重100kg站式杠杆秤测量)、清洁布、尿布、衣服和毛毯等。
       (2) 操作方法: ① 婴儿测量法: 把清洁布铺在婴儿磅秤的秤盘上,调节指针到零点;脱去婴儿衣服及尿布,将婴儿轻放于秤盘上,观察重量,准确读数至10g;天气寒冷时,或体温偏低及病重婴儿,先称出婴儿的衣服、尿布、毛毯的重量,然后给婴儿穿衣,包好毛毯再测量,所测体重减去衣物重量即得婴儿体重;记录测量结果。② 儿童测量法: 年龄较大小儿可用坐式或成人磅秤测量,测量者待小儿坐稳或站稳后,观察重量并记录;1~3岁坐位测量,准确读数至50g;3岁以上站立于称量板中央,两手自然下垂测,准确读数不超过100g;称前必须校正秤,称量时小儿不可接触其他物体或摇动;不合作者或病重不能站立的患儿,由护理人员或家长抱着小儿一起称重;称后减去患儿衣服、毛毯重量及成人体重即得小儿体重。
       (3) 护理要点: 称量体重应注意安全性和准确性。在晨起、空腹、排尿后或进食后2小时称量为佳,称量时衣服不能脱去者应除去衣服重量,以求准确测量值。每次测量应在同一磅秤、同一时间进行。所测数值与前次差异较大时,应重新测量核对,婴儿体重降低较多应报告医师。
       2. 身长(高)测量法
       (1) 用物准备: 3岁以下做仰卧位测量时应准备身长测量床、3岁以后立位测量身高准备立位测量器或有身高测量杆的磅秤、清洁布。
       (2) 操作方法: ① 婴幼儿测量法: 小儿脱去帽子和鞋袜,仰卧于铺有清洁布的测量床的中线上。助手将小儿头扶正,面向上,头顶轻贴测量床的顶板。操作者站在小儿右侧,左手按住小儿双膝使双下肢伸直,右手轻轻推动滑板贴于双足底,准确读数。记录测量结果。② 儿童测量法: 小儿脱去鞋帽,站在立位测量器或有身高测量杆的磅秤上,取立正姿势,双眼平视正前方,头部保持正直位置,两臂自然下垂,足跟靠拢,足尖分开约60°,足跟、臀部、两肩胛、枕骨粗隆均同时紧贴测量杆。推板轻轻推至头顶,推板与测量杆呈90°,准确读数。
       (3) 护理要点: 婴幼儿易动,推动滑板时动作应轻快、稳重。
       (二) 儿童床使用法(★★★)
       1. 用物准备儿童床、婴儿睡床、床垫、床褥、被褥、童毯、被套、床单、橡皮单、枕头、枕套、床头柜及床边凳。
       2. 操作方法铺儿童备用床法: ① 备齐用物,按使用顺序放在床边凳上。② 移开床头柜,将凳子搬至床尾,放下床栏杆。③ 翻转床垫及床褥,将床垫、床褥移至与床头对齐。铺橡皮单、床单及套棉被。被褥头部铺至距床头15cm处,被褥的另一端以直角塞入床垫下。④ 套好枕套放于床头,其开口处背向门。⑤ 拉起床栏杆,再将床头柜及床边凳搬至原处。
       3. 护理要点铺婴儿睡床时被筒应小而严紧,达到保暖作用。在幼儿应用床更换床单时,应动作轻巧、迅速,注意安全,避免患儿着凉。
       (三) 臀红护理法(★★★★)臀红是婴儿臀部皮肤长期受尿液、粪便以及漂洗不净的湿尿布刺激、摩擦或局部湿热(使用塑料膜、橡皮布)等,引起皮肤潮红、溃破、甚至糜烂及表皮剥脱,故又称尿布皮炎。① 臀红多发生于外生殖器、会阴及臀部。病损可轻可重,易继发感染。② 临床根据皮肤受损的程度,分为轻度(表皮潮红)和重度,重度又分为3度,即: 重Ⅰ度(局部皮肤潮红,伴有皮疹)、重Ⅱ度(除以上表现外,伴有皮肤溃破、脱皮)、重Ⅲ度(局部大片糜烂或表皮剥脱,有时可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)。③ 预防臀红的方法: 宜选用质地柔软、吸水性强的棉织品做尿布;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,做到及时更换污湿尿布;小儿每次大便后,须用温水洗净臀部、会阴及外生殖器,然后涂上一薄层3%鞣酸软膏或消毒的植物油,以保护皮肤;切忌用塑料布直接包裹小儿臀部,更换尿布时,尿布不宜包裹过紧。
       1. 用物准备清洁尿布、尿布桶、面盆内盛温开水、小毛巾、棉签、弯盘、药物(002%高锰酸钾溶液、紫草油、 3%~5%鞣酸软膏、氧化锌软膏、鱼肝油软膏、1%甲紫(龙胆紫)、康复新溶液、硝酸咪康唑霜)。若用灯光照射法,须准备红外线灯或鹅颈灯。
       2. 操作方法
       (1) 轻度臀红的护理: ① 一般护理法: 及时更换污湿尿布,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。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,并用小毛巾吸干,然后涂一薄层紫草油或鞣酸软膏等保护皮肤。② 暴露法: 在气温或室温条件允许时,可仅垫尿布于臀下,使臀部暴露于空气或阳光下,每次10~20分钟。③ 灯光照射法: 先用温水洗净小儿臀部,让后将清洁尿布垫于臀下,并用尿布遮挡男婴阴囊;使婴儿侧卧位,盖好被褥,只露出臀红部位;将灯光面对臀部皮炎,灯泡距臀部约30~40cm,操作者前臂内侧测试有温热感即可使用;照射10~15分钟后,关闭光源;然后用鞣酸软膏涂于臀红部位皮肤;给患儿盖好被褥,整理床单位,将用物归还原处;记录。
       (2) 重度尿布皮炎的护理: ① 备齐用物,按操作顺序将用物放于治疗车上,推至床旁,降下床栏杆。② 轻轻掀开患儿下半身被褥,解开污湿尿布,将洁净尿布端垫于臀下。若有大便时,护理方法同更换尿布法。③ 用小毛巾放入预置温水的面盆内浸湿后,再略挤水于臀部进行清洗,然后用略挤干的小毛巾轻轻吸干臀部水分。④ 将污湿尿布卷折后放入尿布桶内。⑤ 然后将蘸有油类或药膏的棉签贴在皮肤上轻轻滚动,均匀涂药。用后的棉签放入弯盘内。⑥ 给患儿更换尿布,拉平衣服,盖好被褥。整理用物,并归还原处。做好记录。
       3. 护理要点臀部皮肤溃烂时禁用肥皂水,清洗时避免用小毛巾直接擦洗。涂抹油类或药膏时,应使棉签贴在皮肤上轻轻滚动,不可上下涂擦,以免加剧疼痛和导致脱皮。暴露时应注意保暖,避免受凉,一般每日2~3次,照射时应有护士守护患儿,避免烫伤,一般每日2次。根据臀部皮肤受损程度选择油类或药膏: 轻度臀红,涂紫草油或鞣酸软膏;重Ⅰ、Ⅱ度臀红,涂鱼肝油软膏及1%甲紫(龙胆紫);重Ⅲ度臀红,涂鱼肝油软膏或康复新溶液(中药)每日3~4次。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时,可用002%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吸干,然后涂1%~2%甲紫(龙胆紫)或硝酸咪康唑霜(达克宁霜),每日2次,用至局部感染控制。
       (四) 约束法(★★★★)约束法是指对不合作的患儿采取强制性的护理措施,以保证其接受治疗和身体安全。可分为全身约束法、手足约束法、肘部约束法和手部约束法。
       1. 用物准备大单、毛巾被、童毯、棉垫、棉花包裹的5cm宽的小夹板、绷带、四头约束带及布质的并指手套等。
       2. 操作方法① 全身约束法: 将大单与患儿肩部折齐,置患儿于中间,近侧大单紧包裹患儿同侧的上肢、躯干和双脚,至对侧腋窝处整齐地塞于患儿的后背,再用同样的方法包裹约束对侧的肢体;必要时可外加布带加以固定。② 手足约束法: 用四头约束带中间部分缠绕腕部或踝部、交叉环绕一周后打结,注意松紧适宜,固定于床边空隙处。③ 肘部约束法: 脱去患儿的外衣并整理好内衣的袖子,将用棉花包裹的5cm宽的小夹板置于患儿的肘部下面,用四头约束带或绷带固定,注意松紧适宜。④ 手部约束法: 并拢五指,戴上布质的并指手套,在腕部系好带子,固定在床边空隙处。
       3. 护理要点注意观察约束法的松紧度,以免过紧引起循环不良,过松导致上下活动,而达不到约束的目的。
       二、 协助治疗的操作
       (一)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(★★★★)小儿头皮静脉极为丰富,分支甚多,互相沟通交错成网且静脉表浅,易于固定,方便小儿肢体活动。故婴幼儿静脉输液多采用头皮静脉,常选用额上静脉,颞浅静脉及耳后静脉等。
       1. 用物准备① 输液器、液体及药物。② 治疗盘: 内置皮肤消毒液、棉签、弯盘、胶布,无菌巾内放已吸入生理盐水或10%葡萄糖溶液10ml的注射器、棉球、硅胶管头皮针。③ 其他物品: 污物杯、剃刀、毛刷、肥皂、纱布、油布及治疗巾、输液架,必要时备约束用品。
       2. 操作方法备齐用物带至床旁,进行查对。患儿仰卧或侧卧,头垫小枕,助手站于患儿足端,固定其肢体、头部。必要时采用全身约束法。操作者立于患儿头端,必要时剃去局部头发,仔细选择静脉,70%乙醇消毒皮肤,再次查对。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接上头皮针,排尽空气。操作者以左手拇指、示指分别固定静脉两端皮肤,右手持针,在距静脉最清晰点向后移03cm处将针头近似平行刺入头皮,然后沿静脉向心方向穿刺。当针头刺入静脉时阻力减小,有落空感同时有回血,再进针少许。固定方法同成人周围静脉输液法。
       3. 护理要点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,超过24小时输液者,应更换输液装置;若超过48小时输液应更换注射部位及输液管。需长期输液者,要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,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。根据患儿病情、年龄、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,经常观察输液情况,如速度是否合适,局部有无肿胀,针头有无移动、脱出,瓶内溶液是否滴完,各连接处有无漏液等以及有无输液反应发生等。
       (二) 光照疗法(★★★★)
       1. 用物准备① 光疗箱: 一般采用波长427~475nm的蓝色荧光灯,光亮度以160~320W为宜。蓝光箱有单面和双面光疗箱2种,双面光优于单面光,灯管与患儿皮肤的距离为33~50cm。② 患儿护眼罩: 用墨纸或胶片剪成眼镜状。③ 其他: 长条尿布、尿布带、体温计、石蜡油、干湿温度计及工作人员使用的墨镜等。
       2. 操作方法① 清洁光疗箱,特别注意清除灯管及反射板的灰尘;箱内湿化器水箱内加水至2/3满。② 接通电源,检查灯管亮度。③ 调节箱内温度,使之升至患儿适中温度(30~32℃),相对湿度保持55%~65%。④ 将体温计涂少许石蜡油后给患儿测肛温,剪短患儿指甲并清洁患儿皮肤(忌在皮肤上扑粉或涂油),再测体重,必要时取血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。⑤ 给患儿双眼戴上黑色眼罩,并固定之。然后给患儿更换洁净尿布(尿布须遮盖会阴部,男婴注意保护阴囊)。⑥ 脱去患儿衣裤,使其裸体置于已预热好的光疗箱的床中央接受光照。⑦ 记录光疗开始时间,每2~3小时测体温、脉搏、呼吸1次,并注意观察患儿精神、食欲、大、小便及黄疸等情况。每3小时喂乳1次,并于喂乳间期按医嘱喂5%葡萄糖溶液或水。⑧ 光照结束后,给患儿测体重、体温,退下黑色眼罩,更换尿布,清洁全身皮肤,检查皮肤有无破损、皮疹或炎症等,再予穿衣包裹。⑨ 切断电源,整理用物,清洁光疗箱,再用清水擦除光管灰尘,以备后用。记录光疗停止时间及患儿呼吸、脉搏、体温及黄疸消退情况。
       3. 护理要点① 保持灯管及反射板清洁,灯管使用300小时后其灯光能量输出减弱20%,900小时后减弱35%,2700小时后减弱45%,应根据灯管已使用过的时间,及时更换灯管。② 使用单面光疗箱应每2小时更换体位1次,如仰卧、侧卧、俯卧交替更换。若俯卧照射时要有专人巡视,以免患儿口鼻受压而影响呼吸。定时检查并保持恒定光疗箱温和湿度,光疗过程中,要保证患儿水分及营养的供给。③ 光疗期间,患儿可能出现低热、皮疹及排绿色稀便等现象。若发现患儿烦躁或嗜睡、高热、拒乳、呕吐、脱水、抽搐、呼吸暂停及青紫等异常情况,应及时与医师联系,及时进行处理。进行光疗操作的工作人员应戴墨镜,以免视网膜受刺激,并严格进行交接班。④ 光疗结束后,倒尽湿化器水箱内水,做好整机的清洗、消毒工作,有机玻璃制品忌用乙醇擦洗。光疗箱应放置在干净、温湿度变化较小、无阳光直射的场所。
`